內容來自hexun新聞

制造業的掙紮

廣告服務發行服務制造業的掙紮“中國制造”就如同是一場流水宴席,“70後”的創業者、“80後”的工程師、“90後”的流水線工人,都將成為過客。當青春消逝,還能留下什麼?作者:本刊記者 譚保羅 發自深圳 來源:南風窗 日期:2014-02-25近年來,工業領域最具革命性、和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變革,很可能是手機從“通訊工具”向“移動終端”的過渡。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今年1月底發佈的數據顯示,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功能手機,達到10億部。無論在功能手機時代,還是在智能手機時代,“中國制造”一直保持著在手機制造環節毫無爭議的統治地位。按照業內的估計,這10億部手機中,至少六成在中國完成生產。可是在手機制造業最關鍵的芯片、屏幕等環節,“中國制造”尚未取得應有的席位。這導致在手機產業的全球產業鏈中,“中國制造”的利潤出奇的微薄。利潤的微薄和經營上的分散,又使得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於是隻能陷入惡性循環。“中國制造”隻能在產業鏈的低利潤環節原地打轉,同一環節的企業陷入惡性競爭成為常態。當海外市場增長放緩,內部人力成本飆升,“中國制造”的日子正變得越來越難過。“聽起來很牛”“中國制造”總能最迅捷地跟緊行業變革的步伐,卻未能引領潮流。“中國制造”從深圳開始。早在1970年代末,深圳的蛇口便在改革派地方大員袁庚的帶領下,搞起瞭“三來一補”,即來料加工、來樣加工、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。彼時,珠三角尚不具備產業鏈的概念,即便是最初級的原材料也基本上是進口,而深圳隻出廠房和人力。在接下來的30多年中,“中國制造”開始向產業鏈的上下遊拓展。深圳和東莞以及長三角地區的蘇州,在電子、紡織、五金、食品等領域開始形成瞭“產業鏈”—但仍是不涉及核心元部件的產業鏈。出生於1970年代的李俊是深圳一傢“芯片方案”供應商的管理者,在“業外人士”看來,這似乎是手機制造的核心。但業內都明白,這個稱謂有著和“中國制造”一樣的尷尬, “聽起來很牛,其實不是那麼回事。”談及利潤問題,李俊用手指著一個浮著褐色泡沫的咖啡杯子說,“賣咖啡的利潤率比我們高100倍。”所謂“芯片方案”,本質是購買芯片和其他部件,然後組裝成手機主板,向手機集成商或者說品牌商銷售。“芯片方案”供應商賺取的利潤是主板原配件采購和主板銷售的差價,和真正的原創性研發關系不大。可以說,“手機主板組裝商”才是這個行業最貼切的稱謂。對“中國制造”本身來說,“芯片方案”也算是較為重要的環節。在這個環節,上百個零部件會被組裝成主板,這是手機的“骨架”。但對“芯片方案”供應商來說,最核心的原材料—芯片—的價格一直是心病。深圳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基地和交易集散地,但手機芯片並非“深圳制造”,深圳廠傢必須從美國的高通、德州儀器,荷蘭的飛利浦和中國臺灣的聯發科等芯片商那裡購買。“芯片降價比手機降價慢很多。”李俊透露,以一款在非洲銷售的“入門級”低端智能機為例,其在非洲零售市場的售價,折合為人民幣約300元。由於非洲零售商一般要保持30%至40%的毛利,也就是說中國集成商的最終出口價格約為200元。但美國芯片商批發到中國的芯片價格可能就要25美元,折合人民幣約150元。也就是說,中國境內的幾十個生產環節隻能分享剩下的50元人民幣。1234後頁 >末頁 >>收藏全文閱讀

新聞來源http://news.hexun.co信貸增貸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m/2014-02-24/162英文缺錢急用哪裡借錢448970.html
arrow
arrow

    craigfloy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